淮南市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PPP项目荣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
日期:2025-07-13
严格全程管理。项目实施前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、设计院做前期调研,结合地质状况及垃圾终端处置能力等因素,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最佳的治理工艺,不仅有效规避了二次环保风险,更使得资金使用最优化★■★,减轻了项目投资负担■◆。2022年颁布的《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原位治理运营维护技术指南》,其编制单位主要总结借鉴了淮南市整治经验■■◆◆◆■。
淮南市高度关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,秉承“生态修复+园林景观塑造”理念,克服时间紧、任务重◆★★★◆★、专业性强等诸多困难■★★★,综合考虑点位治理和土地循环利用,结合园林绿化、景观塑造等创新治理实践■◆★■■。治理项目涉及淮南市“三区一县”共10处垃圾堆放点,堆体面积占地约13.65万平方(241.22亩),共有存量垃圾约143.89万立方。自项目建设以来,淮南市城市管理局严过程、督进度、保质量,通过水平防渗◆★、垂直防渗、好氧稳定化、筛分资源化◆★■■★、整体搬迁、生态修复等多种途径,提升治理水平。期间,对各个堆放点的地表水、地下水■■◆◆■、大气环境、土壤环境或堆体沉降情况进行监测,消除环境污染问题◆★★。
2024年,淮南市城市管理局报送的“存量垃圾分选资源化成套技术装备及产业化应用★■◆■■”技术,获评中国城市环境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规范运营维护。项目自建设完成投入运营以来◆◆■■◆★,未再发生堆体污染外溢和群众举报投诉等问题◆■,期间进行公众调查1200份以上★◆■,满意度达到98%。项目受益居民约4008户、18564人,改污为景,化害为利,让昔日的“垃圾山”变身游园广场,实现了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相统一■■■◆,成为广大市民纷纷点赞的民生工程◆◆★◆、民心工程。
创新整治方法。该项目应用实施的“存量垃圾分选资源化成套技术装备及产业化应用■◆■”★★■■◆★,较大程度解决了原位修复工艺中堆体渗滤液的妥善处置、填埋气的安全利用以及剩余库容的平衡保底★■,有效提高了填埋场的科学运营管护和智慧化管理;在堆体异位修复工艺中,提高了筛分产物的资源化途径和处置技术、以及全过程污染控制和二次污染防治、焚烧厂协同的降本增效。该项技术已经先后荣获环保装备创新一等奖、“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”★■◆★■★、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等荣誉。